【院校风采】宁波工程学院机汽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定位、模式与学生高质量培养讲座

2025-04-22

为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月18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特别邀请原教务处处长王家荣在吉利报告厅开展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学生高质量培养思考”的专题讲座。


图片

王家荣教授从长远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高校整体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意义。同时,他指出部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质量层面存在不足。一方面,培养定位模糊,人才培养逐渐趋同,忽视了与高水平高校的本质差异,导致教育资源“错配”;另一方面,教学天平摇摆不定,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上难以把握,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需求。

针对种种问题,王家荣教授提出,要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发挥比较优势,立足职场岗位实际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一批上得了厅堂(做科研),下得了厨房(做产业)的高质量人才。这一定位为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提供了宝贵建议。



图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他提出,要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育人体系。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现场观摩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引入介绍德国“双元制”的教育内涵,启发我院“双元制”办学模式。



图片



吉利231班罗朝建和许佳林从学生视角出发,将抽象的理论学习与鲜活的实践案例相融合,介绍了我院吉利“双元制”的培养模式。一学年来的实训经历,让他们对汽车生产制造各个环节有了全新认知,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的全面提升,他们的成长生动诠释了吉利“双元制”4合1人才培养方案在培育复合型汽车产业人才上的显著成效。



图片
图片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我院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我院将以此为契机,深入精研打磨培养方案细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