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山越海架金桥

2025-04-09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万泽玮 张寒梅 2025-04-09 09:09:27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3月13日至22日,中国贸促会组织的全国两会后首个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奥地利、意大利、塞尔维亚。代表团由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率领,包括来自航空、机械、金融等领域的企业家。在欧洲三国,他们广泛会见当地政商界人士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商中欧经贸合作新机遇。


刚刚闭幕的2025年全国两会,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欧洲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和投资伙伴。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是欧盟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欧盟是中国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不少欧洲国家加大对华投资,多家欧洲企业积极参加中国贸促会主办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用行动表达着对中国市场的认可与支持。


阳春三月,正是充满生机的时节,中欧经贸关系再添新的机遇与活力。


音乐之乡谈合作机遇


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落地奥地利的当天下午,该国首都维也纳市郊的施特劳斯之家人头攒动。在这座曾无数次响起经典名曲的博物馆大厅里,200多位来自中奥两国的企业家和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中国—奥地利经贸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活动中,中奥工商界代表畅谈合作前景,表达出加强经贸关系的强烈信心。



奥地利联邦商会副主席马茨奈特表示:“中国是奥地利的重要伙伴,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支持自由贸易,这也是我们的愿望。面对不断增强的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新挑战,奥地利期待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举行中奥经贸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活动,意义重大。”


奥地利联邦劳动和经济部经济事务、创新和国际政策总司长弗劳舍尔说:“2018年双方建立友好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奥中经济联委会每年定期对话,双方沟通顺畅,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奥双方对加强合作的信心,来源于中奥经贸关系已经展现出的巨大潜能。自1971年中奥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增长超过400倍。2024年,中奥双边贸易额为122.5亿美元,其中中国自奥进口81.5亿美元,同比增长3.8%。截至2024年底,中奥双向投资超36亿美元,有600多家奥企在华投资兴业,40多家中企在奥开展投资合作。中奥企业各自在对方国家投资兴业的故事,将中奥经贸关系这幅画卷描绘得更加美丽。


在自由交流阶段,中奥企业家们离开座位,三三两两进行对接、洽谈。“我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领域的合作”“我们可以一起投资这个项目”……不少企业家还一起来到链博会展板前合影,相约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三届链博会上再相逢。合作的圆舞曲,被中奥企业家一次又一次奏响。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联合国在欧洲除瑞士以外的另一个中心,不少国际组织的总部设在维也纳,其中就包括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下简称“贸法会”)。访问贸法会等国际组织,是任鸿斌率领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在奥地利的另一重要行程。


联合国贸法会秘书长安娜·乔宾—布莱特高度评价中国贸促会在国际仲裁领域的作用:“贸法会与中国贸促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中国贸促会为贸法会发挥作用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协助,在国际经贸仲裁领域的作用不可替代。”


雪峰之南忆交往历史


跨越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当地时间3月16日,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来到此行的第二站——意大利。在这里,代表团到访罗马、米兰两城,广泛会见意大利商界领导人,包括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意大利商会联合会、意大利中国理事基金会(以下简称“意中理事基金会”)等商协会负责人,以及纳维诺集团、赛斯集团、埃尼集团等企业负责人。



当地时间3月18日,在米兰的意中理事基金会,任鸿斌率领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受到意中理事基金会主席博塞利的热烈欢迎。


“中国和意大利拥有许多共同的发展重点和价值观,近期双边贸易走势积极,意大利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在欧洲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两国企业展开经贸合作。”博塞利说,“中国贸促会是我们长期以来的战略伙伴,我们将积极组织意大利企业参加链博会等活动。”


会见中,意中理事基金会还播放了一段反映两机构交往历史的短片。一段段历史影像、一张张珍贵照片,短片中的不少细节引起了在场嘉宾的回忆与思考,更坚定了携手前行的信心。正是中国贸促会与意大利经贸组织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中意于1970年的建交。中意双边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数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约720亿美元,双方的经贸合作为彼此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正如博塞利所说,面对当今全球贸易面临的挑战,发展好中意经贸关系,正当其时。


这份信心同样可以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中国—意大利经贸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上感受到。这场由中国贸促会和意中理事基金会主办的活动吸引了来自两国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商协会和企业的200余名代表参加。


会上,意大利外贸协会秘书长多尼诺蒂和博塞利先后致辞。他们表示,意中双方始终保持稳固的双边关系,意大利企业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挑战增多、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增加,意中企业更应加强经贸合作,通过链博会等重要合作平台,构建更加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为推动意中、欧中经贸合作行稳致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任鸿斌表示,中国贸促会愿与意方一道,坚定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两国企业优化升级传统领域合作,同时拓展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欢迎意方更多企业和机构参加第三届链博会。中国贸促会将一如既往,为发展中意两国经贸关系努力。


热情洋溢的讲话正如沿着波河平原吹来的地中海之风,温暖着每位在场观众,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意中理事基金会秘书长马可·贝廷是一位“中国通”,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2024年11月,他率领15家意大利企业一同参加第二届链博会,并高度评价链博会的重要意义。


贝廷认为,世界各国都应欢迎中国的发展,向中国学习,借鉴中国智慧、倾听中国声音;希望中国更多向世界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互学互鉴,实现共同发展。


巧合的是,贝廷与700年前另一位东西方交流的使者马可·波罗不仅同名,更同样来自威尼斯。700年前,马可·波罗跨越万里来华,驼铃联系起丝路两头的中国与意大利;700年后,同样的一位“马可”正继承前人的精神,继续投身到中意友好合作、经贸交流的事业中去。


茉莉花香叙“铁杆”友谊


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再次跨越亚得里亚海的碧波,来到位于巴尔干半岛腹地塞尔维亚。



当地时间20日上午,贝尔格莱德的塞尔维亚工商会大楼传出婉转的歌声,“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塞尔维亚“魔法”儿童合唱团的表演为中国—塞尔维亚经贸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拉开序幕。清亮的童声拉起会场上友好合作的热烈气氛。


塞尔维亚工商会主席查代日、经济部长梅萨罗维奇等塞方嘉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他们表示,塞中两国是历经风雨、患难与共的“铁杆朋友”,双边经贸合作迸发强劲活力。希望两国企业用好链博会等国际平台,拓展新兴产业合作,共同构建安全稳定、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期待更多有实力的中资企业赴塞投资兴业。


访问中,随处可见中塞“铁杆”友谊的生动体现。


一位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成员回忆:“我在超市购物时,发现银行卡没法刷,身上带的美元、欧元都没法结账。正尴尬时,一位当地的小伙子帮我刷了卡。我想付给他欧元,他不要;让他等我换汇付给他钱,他说也不用,开车就走了。我十分感动。”


在参加中塞经贸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前,一位来自医疗企业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成员正巧遇见一位患有眼疾的当地患者,患者疾病严重,在当地无法治疗,便问这位企业家是否可以到中国就医,或者邀请中国医生到塞尔维亚为他治疗。“在中国进行这类治疗完全没有问题!欢迎你来中国!”中国企业家欣然同意。


春天孕育着希望,在这个春天,中塞经贸关系也正迎来新的机遇。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和当时为南联盟一部分的塞尔维亚仅在农产品、矿产等初级产品领域有少量贸易,而如今的中塞经贸合作已有了巨大发展。2023年,中塞双边贸易额达43.5亿美元。2024年7月1日,中塞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同年,中国也超越欧盟,成为塞尔维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正如塞尔维亚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部部长贝戈维奇所言,塞尔维亚和中国完全有理由建立起强大的经贸联系,实现互利共赢。


当地时间3月21日,任鸿斌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主要成员拜会了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双方强调,中塞“铁杆”友谊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定的政治基础,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将在不断巩固现有领域合作基础上,开拓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合作。武契奇的话语既真挚又坚定,满怀着对发展中塞“铁杆”友谊与经贸关系的决心,在场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成员深深为之感动。


3月22日,代表团结束短暂的访欧行程,但中欧经贸合作的金桥愈加坚实。通过这些天里的广泛交流与务实对接,中欧双方企业家相互了解更深、合作信心更足。他们都表示,将共同努力,推动中欧在经贸合作领域携手前行,成为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共同开创充满希望的未来。


分享